AICoin动态

汉佉二体钱: 丝绸之路上的货币交换与文化融合

帮助中心 2025-08-09 21:24

  自张骞通西域之后,丝路上的商贸往来日益频繁。众所周知,当时汉代中国使用的货币是五铢钱,而西域多流行金银币,二者在性质、文字、重量、图案,甚至货币制度方面均存在诸多差异,那么如何进行货币交换?或许,我们可以从丝路最早的贸易币中找到答案,它就是汉佉二体钱,曾被中外学界誉为“古代丝绸之路上最璀璨的一颗明珠”。

  1874年,英国政府派遣了一位在印度旁遮普任职的官员——道格拉斯·福赛斯爵士来到中国新疆,沿途收集大量文物。两年后,福赛斯在皇家地理学会上首次将这批文物公开,其中包括两枚汉佉二体钱,这是它第一次出现在世人的视野之中。

  汉佉二体钱的发现引起了西方学界的重视,此后更多的西方“探险家”进入我国新疆地区,开始找寻它的身影。在19世纪最后的二十年里,先后有近300枚汉佉二体钱被西方“探险家”找到,并带回欧洲。1892年,法国杜特雷依考察队在和田地区发现了4枚;1901年,英国鲁道尔夫·赫恩雷发现了大约120枚,现藏于大英博物馆,部分收藏于印度政府图书馆;1900至1916年,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先后三次到达新疆地区探险考察,共收集到187枚汉佉二体钱,现藏于大英博物馆。

  随后,我国学者也开始注意到此钱。1929年,黄文弼参加中国西北科学考察团到达和田地区时,采集到一枚汉佉二体钱,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;1989年,王炳华等人随“塔克拉玛干沙漠综合科学考察队”考古课题组考察南道安迪尔河夏羊塔格遗址时,于遗址地表一处流沙丘凹地发现一枚汉佉二体钱。截至20世纪之前,全球已公布的汉佉二体钱总计约有353枚,其中13枚在我国,大部分流失于海外。

  幸运的是,2012年4月的一天,一家尔族老乡在位于喀什通往阿富汗的古道遗址上深挖地基、翻盖房屋,不经意间发现了埋藏地下的3000余枚汉佉二体钱,此次发现意义重大,不仅丰富了汉佉二体钱的版别资料,而且弥补了我国保存实物数量较少的遗憾。

  汉佉二体钱分为大型和小型两种,材质均为铜质,近似圆形,无孔,无郭,系手工打制而成。正面为马或骆驼图案,四周环绕佉卢文,背面为汉文。钱币图案采用马和骆驼,反映出古代于阗人作为游牧民族,马和骆驼在其文化、生产、生活中的重要地位。

  大型汉佉二体钱的汉字铭文为“重廿四铢铜钱”,这说明钱是铜制,重为二十四铢,即一两。钱币中间有一个“公式”形戳记,西方学者大都认为此符号可能是一个族徽。小型钱的汉字铭文为“六铢钱”,钱币中间有一“公式”符号,钱币学界一般认为是“兀”字,可通“元”使用。

  “佉卢”源自梵文的“佉卢虱吒”,它在印度语中的意思为“驴唇”,指印度的创始神话驴唇仙人。佉卢文有三十五个字母,书写方式是由右向左横书,字母不连写,字与字之间无间隔,无标点符号。这种文字在古代曾使用于印度西北部、巴基斯坦、阿富汗等地以及我国新疆昆仑山北麓的古于阗、鄯善一带。目前发现的佉卢文资料,最早者出现在公元前三世纪,最晚者约为公元四至五世纪。五世纪以后,这种文字便被人们遗忘。

  钱币上的佉卢文前半部是制主的称号,经译写为maharaja(sa) Juthabiraja(yiti-raja) rajatiraja(sa),第一个词是“大王”,第三个词是“王中之王”,这两个词目前已经被学界公认。制主称号后面的文字系制主的姓名。关于汉佉二体钱的铸造年代,现在一般认为应在西汉末至东汉初这一时间段,也就是丝绸之路开通后不久的时间。

  公元前138年,为了解决匈奴对汉朝的侵略问题,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联络月支人共同对抗匈奴。然而月支人已经另外找到远离匈奴的游牧地,并不想再与匈奴作战。虽然张骞的使命没有完成,但他却意外地把所发现的西域诸国政治、经济、地理、文化、风俗等信息报告给汉武帝,使汉武帝认识到了西域的重要性。于是,汉武帝在河西走廊设置河西四郡:武威郡、张掖郡、酒泉郡、敦煌郡,为逐步打通西域商道做准备。特别是匈奴元气大伤后,西域诸国均愿与汉朝交往通商,张骞通西域标志着以官方为主导的陆上丝绸之路正式开通。在汉代,陆上丝绸之路有多条支路,丝绸南路便是其中的一条。从阳关出发,沿着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,经过鄯善、于阗、莎车等便可到达葱岭。在这条丝绸之路上,汉朝与西域各国的政治经济联系越加密切。

  当时汉代中国流通的货币是五铢钱,它是一种圆形方孔铜钱,由汉字书写,基本单位是铢。而西域诸国则受古希腊币制的影响,使用1:4的德拉克马币制,材质为金银。为了使交流更加顺畅,古代于阗地区开始铸造这种“汉佉二体钱”。它一面由汉文书写、另一面则有佉卢文,可以供中西商人共同使用。在货币单位上,它沿用了古代中国的铢两制,以更好地适应五铢钱交易,但在货币制度上却延续了1:4的比值,小型六铢、大型二十四铢。或许有读者会问,面值不同,怎么与五铢钱交易?其实,它是使用五个六铢钱换六个五铢钱,一个二十四铢钱加上一个六铢钱,也可以换成六个五铢钱。如此一来,即便是不同的两种币值都能换算自如。一枚小小的钱币上,包括了古代中外两种文字、两种币制,可以说非常完美地诠释了两种文化的融合。

  汉佉二体钱的造币工艺繁杂,造币成本高昂,铸造量并不大,目前也仅在和田地区有发现,流通区域过小,使它并没有成为丝绸之路上的主要钱币。但钱币上的马纹和骆驼纹,是古于阗人在丝绸之路上生活、劳动的重要见证,显现出鲜明的民族特点和地域特点;钱币上的佉卢文和篆文是古于阗人吸收中西方文明精华的实物。透过汉佉二体钱,我们可以看到两千年前丝绸之路上的繁荣。两千年后的今天,汉佉二体钱的发现,也将预示着丝绸之路的再次繁荣。

上一篇:全球最“贵”的10大货币排在榜首的很多人想不到

下一篇:货币市场日报:8月8日

猜你喜欢